長執會決定將教會明年的主題定為【常見主面、樂遵主言】。肢體們不難發現這主題與過去幾年的主題甚為相似:
今年是【成為聖潔、合乎主用】,
去年是【往下扎根、向上結果】,
前年是【常在主裡、活出使命】。
這些主題都是強調我們與神的關係,除了內裡的生命培植,還看重外顯的生命流露。肢體或會問既然幾年都是這類方向,為何明年仍然維持不變?顯而易見,當長執們守望教會時,都會認同肢體們的靈性光景不太理想;看看我們在本年七月所做的問卷調查可以發現,每週有六天或以上靈修的肢體只有約15%,整體上肯定不是主所樂見的【常見主面】。因此,我們還要繼續提醒大家緊張與神的關係。
【常見主面】當然是希望我們常常有靈修,天天親近主,這是我們看為最重要的。因此無論教會的年題是什麼,我們都當【常見主面】。這是如此理所當然的事,但卻仍要不斷的提醒眾人。那到底「常常」到什麼程度才算是理想的靈修生活?除每週多少天,還有每天用上多少時間才算理想呢?有些肢體可以每天用上兩小時靈修,有些肢體每天半小時,後者是否就不夠好?前者就必然理想呢?其實「常常」的意思不是只強調時間的長短,而是我們有否盡心、盡性、盡意、盡力去愛慕親近主?雖然「心靈、誠實」絕對是靈修的重中之重,但若連基本的靈修時間都不能獻給主,這些「心靈、誠實」恐怕只是自欺欺人!
生活上我們確實會有種種的限制,不可能每天都用盡所有可用的時間來靈修,但絕大部份的肢體總不會忙到一個地步連半小時都抽不出來親近神。人們可以為自己的身體、感情、娛樂、前途、家庭、工作等事來掛心、費心、忙碌、籌算、安排、委身,以致不惜花上無數的光陰,但想到靈修時卻予以輕視或諸多藉口,這便是要不得的價值觀。舉例:若有肢體可以花上一、兩個小時閒坐家中看電視劇,卻連半小時的靈修都說沒有時間,這便代表我們輕看親近主了。然而,相信更多肢體不是否定靈修的重要性,而是心靈願意,肉體卻軟弱。
為此,我們藉著【常見主面】這個年題,除了在講台傳講親近主的信息,還盼望團契推動團友積極面對靈修生活,透過互相鼓勵、彼此代求,願主吸引我們,我們又被主被吸引,叫我們整體都能邁向常常親近主的地步。
「你們雖然曉得這些事,並且在你們已有的真道上堅固,我卻要將這些事常常提醒你們。」〈彼後1:12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