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指引:2021/10/31 可10章32至52節

32至34節,主耶穌與十二門徒和其餘跟從的人一起行路上耶路撒冷去,但經文記載主耶穌在前頭走,門徒就「希奇」及跟從的人也「害怕」,馬可沒有解釋他們表現希奇和害怕的原因。但相信是主耶穌流露的態度和舉動有別過往,引起大家感覺將有大事即將發生。主耶穌隨後叫十二個門徒來,把自己將要遭遇的事告訴他們,就是祂將要被交給祭司長和文士,被定罪、被交給外邦人,受戲弄、鞭打和殺害,過了三天要復活。其實這次是主耶穌最少第三次向門徒提到祂受害復活的事,並且應該是最詳細的一次。我們不難想像主耶穌那種很想門徒明白祂所面對的心情。然而,他們的反應明顯是毫不體會主的心意。

35至40節,主耶穌在重述以上重大事件後,門徒的焦點卻是他們可以得到什麼。其實彼得在本章經文也曾經問主,他們現在已撇下一切跟隨祂,他們會得到什麼呢?當時主耶穌已回應,他們在今生得百倍,在來世得永生。現在我們看到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來求耶穌,說:「夫子,我們無論求你甚麼,願你給我們作。」(馬太福音20章20節更記載他們母親也一同求祂)他們這句話可算是沒有設限的要求,屬「獅子開大口」,可見他們那期盼的心是何等殷切。當主耶穌問他們想祂作甚麼時,他們便道出真正的想望,他們希望主耶穌賜他們在祂的榮耀裡,一個坐在主右邊、一個坐在主左邊。他們跟從主耶穌,認定主就是彌賽亞。從主耶穌這次上耶路撒冷的異常態度,他們或許猜測主耶穌得榮耀的時候,就是彌賽亞復興以色列國的日子快到了。因此,他們便求主在復興以色列國時,他倆可得到「左丞右相」的地位。主耶穌卻回答說:「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。」無疑主已否定了他們的要求,同時,祂所成就的榮耀,並不是他們所想望的一樣。然而,他們提出這要求卻是在主耶穌釘十字架前的日子,主便進一步解說:「我所喝的杯.你們能喝麼?我所受的洗,你們能受麼?」無疑主所喝的杯、主所受的洗都是指向十字架,祂所承受的苦難,門徒能承受嗎?他們說:「我們能。」筆者相信他們是誠心實意地跟隨主的腳踪行,但他們並不理解將會發生的事,主所承受的苦難遠比他們想像的要大很多很多倍。正如彼得自以為「眾人雖然為你的緣故跌倒,我卻永不跌倒。(太26:33)」那樣不自知。當主被捉拿後,門徒就四散。主耶穌又說:「我所喝的杯,你們也要喝,我所受的洗,你們也要受。」這是指著將來門徒也要為主和主的福音而受苦,事實上他們日後也確實為主耶穌作見證而受苦。主補充說:「只是坐在我的左右,不是我可以賜的,乃是為誰預備的,就賜給誰。」這是主站在人子的地位而說的,坐在祂左右的是出於父神的旨意和揀選。言下之意,他們所求的位份,不一定可以得到,但他們所要走的路,卻必然與主相同。

41至45節,那十個門徒聽見,就惱怒雅各和約翰,不論雅各他們的動機是什麼,他們剛才向主的要求,而引起「公憤」。在馬可福音9章34節,同樣在主耶穌預言祂將要受苦難後,門徒在路上就彼此爭論誰為大,以致主耶穌教訓他們為首必作末後和用人的道理。然而,來到第十章,他們又再次陷入類似的爭論中。雖然他們並不體會主耶穌即將受苦的心情,但主耶穌又叫他們來,對他們說:「你們知道,外邦人有尊為君王的,治理他們,有大臣操權管束他們。只是在你們中間,不是這樣,你們中間,誰願為大,就必作你們的用人,在你們中間、誰願為首、就必作眾人的僕人。」其實主是重述這個道理,並比較信與不信的人,在看待權柄的事上應截然不同。他們需知道若要為首,並非他們想像那樣,可以呼風喚雨,或指示別人做事。相反,為首的是作眾人的僕人,僕人是服侍別人,不以自己為重。主耶穌引自己為例,「因為人子來,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並且要捨命,作多人的贖價。」當時門徒未能全然明白這話的意思,但在主死而復活,得榮耀之後,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(包括十一門徒)便明白,主耶穌願意我們以祂的心為心。祂本有神的形像,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,反倒虛己,取了奴僕的形像,成為人的樣式,既有人的樣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順服,以至於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(腓2:5-8)。祂的服侍不是說說而已,乃是實在的謙卑捨己。門徒那時尚未能完全明白主所說的,但日後他們不單要明白,並且還要跟從主的腳踪行,喝主所喝、受主所受的。

46至52節,主耶穌和門徒到了耶利哥,當主耶穌同門徒出耶利哥的時候,有許多人也跟著祂。那時有一個討飯的瞎子,是底買的兒子巴底買,坐在路旁。他聽見是拿撒勒的耶穌,就喊著說:「大衛的子孫耶穌阿、可憐我罷。」這個人雖然是眼瞎,卻不像很多人以為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嗎?(參約1:46)」,拿但業也是看了主才信主,但這瞎子不能看見,卻認定主耶穌是大衛的子孫(就是以色列人所等候,神應許賜給他們的彌賽亞)。當有許多人責備他,不許他作聲時,他卻越發大聲喊著說:「大衛的子孫哪、可憐我罷。」一方面,他深信主耶穌為救主,另一方面,他以主耶穌為憐憫人的主。因此,他用盡一切的力氣,在眾人責備聲中,他的呼喊聲「被主聽到了」。主耶穌就站住,吩咐其他人叫過他來。他們就叫那瞎子,對他說:「放心,起來,祂叫你啦。」不知道叫那瞎子的人是否真的關心他,但看來他們是知道主會為瞎子作事。瞎子就丟下衣服,跳起來,走到主耶穌那裡,我們感受到這瞎子那種雀躍的心情,筆者想起我們信主時那種喜樂的心。主耶穌便問瞎子要祂為他作甚麼,瞎子簡單直接要求「能看見」。主耶穌說:「你去罷,你的信救了你了。」主所強調不是他能見,而是這瞎子的信心,他那份堅定相信主是救主,必能醫好他的眼睛,這點信心是主所稱許的。當他立刻看見了,不是就離開主,他在路上跟隨著主耶穌,相信這是他感恩,希望能服侍主。在上文主教訓門徒,人子來,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,乃是要服事人,我們在這裡又看到一個例子,我們這位被眾人擁戴的主,祂如何體恤和服事一位卑微的瞎子,成了門徒的活動教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