牧者心聲:2024/06/16 讀經的味道﹝四﹞ 溫漢煊

筆者上月提到我們讀經時須留意的兩方面,就是聖經的文字意義與寫書時的背景。今天與大家分享另外兩個重要方面,分別是聖經上下文的意思和聖經真理的一致性。我們一般稱前者為上下文解經,就是透過對經文的上文下理去理解作者想給讀者表達的信息。我們知道,在一般情況下,作者必定按著邏輯思維撰寫成書,這邏輯思維可讓我們這些與作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明白他的思路。按此來理解作者的意思,應該是較穩妥的解讀聖經之方法,這尤其以讀新約書信最為管用。從解讀依據的層次而言,最直接的當然是與該節經文相連經文的關係。其次,可將經文分為大段與小段,嘗試明白彼此段落之間的邏輯關係。不要按自己的主觀感受來理解每段或每句的意思,乃要盡力找出作者原本的思想來分段。除了較短篇幅的段落,我們也要留意上下文的廣義,就是整卷聖經的結構,不要只將其中一段抽出來研讀而忽略了整卷經文的重點,更要留意段落與段落之間的真理關係。對於一些具爭議性的經文解釋,上下文解經尤其重要。

我們相信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,因此,神的話不會「是而又非」的,即不會出現兩處經文在原則性真理上互相矛盾。若有看似矛盾之處,神的默示也有其背後真正的用意,例如〈羅馬書〉與〈雅各書〉,就「因信稱義」與「因行為稱義」的表達重點上看似不同,但其實兩者只是用不同的角度來表述稱義的真理。另外,以經解經是防止斷章取義或以偏蓋全的重要解經原則,特別是對於內容相關的不同經文,我們需要歸納研讀,例如〈希伯來書〉有不少內容涉及摩西五經;又如研讀〈啟示錄〉,就須參考多卷舊約的先知書、主耶穌的預言和〈帖撒羅尼迦前後書〉等。整本聖經的真理既是神的默示,我們就不可能只偏讀部份經文;因此,我們不要只讀那些看似容易理解的經文,而忽略難明的經文。

最後,筆者也稍微提一下「靈意解經」,若經文可以實意解釋,我們就盡量不要用靈意解釋。若有經文必須用靈意才能理解,也應根據經文的實意來推論。以靈意表述的經文離不開用「比喻」來表達,但千萬不要「無限上綱」地延伸解讀,任意解釋;若在「第一層的推論」上延伸「第二層的推論」,便是「任意解經」了。惟願我們都能認真讀經,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,如此我們才能讀出真理的「味道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