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於上一篇跟大家分享過「速讀法」,是次跟大家分享另一種讀經的方法,名為「研經法」。當談到「研經」二字,很多肢體會對此卻步,認為「研經」彷彿只是神學生、傳道人、事奉人員,或是資深信徒的「專屬領域」,然而筆者卻不認同。誠然「研經」所涉及的範疇很廣泛,有時候也可以涉及很專門的學問。然而從廣義來說,「研經」的總意是「仔細研讀﹝研究﹞聖經」,叫我們更深明白神的話。這是每一位信徒也能做到,且也是應該要做的事,主要是深入程度的分別而已。所以,希望弟兄姊妹先不要把「研經」一事拒諸門外。
跟「速讀」不同,「研經」所著重的不是速度和數量,而是深度和內容。「研經」往往是針對性的,例如是某卷書、某聖經人物或某一個主題,甚至也可以只集中於某章節。「研經」也沒有特別的時間規限,你可以用一個小時來研讀「撒種的比喻」,可騰出一天的時間去研讀〈雅各書〉,也可以花數個月來研究「基督的生平」,視乎個人的資源和研究的深入程度。「研經」的最終目的,必然是叫信徒更深入理解神的話,明白箇中的意思,從而建立我們的屬靈生命和與神的關係。
有時候,「研經」容易偏向了「學術化」,即過度側重於背景資料研究、文字文法上的結構,或理性及邏輯的分析等。若果「研經」只增加了我們頭腦的知識,或為了向別人展現個人《聖經》知識的廣博,這都偏離了正軌。「研經」應該是透過知識層面的鑽研,來帶出神話語屬靈層面的亮光,不然這跟研究世間的文學著作是沒有分別的。
「研經」的開端,往往是從「發問」開始。透過日常速讀《聖經》,我們會發現對聖經的內容存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,「研經」就是幫助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,由淺入深,把疑問逐一解開。坊間有許多「研經」的方法和工具,以下給大家一些參考:
1. 文字方式:如透過上文下理、文字釋義、文法和語句結構來研究等。
2. 以經解經:透過其他聖經的內容來作輔助參考,例如新舊約內容比對、四福音相互對照等。
3. 不同版本的《聖經》:透過不同的中英文譯本作比較,不同版本的《聖經》在內容中也有不同的註腳或附加資料可參考。
4. 參考書:參考原文的意思,或尋找書卷的寫作背景、歷史及地理等資料,也可透過釋經書參考不同神學家對有關經文的解釋。
(註:現今我們雖然透過互聯網可以輕易獲得許多研經的資料,但我們必須小心作出篩選過濾,千萬不要將那些資料「照單全收」。)
筆者發覺「研經」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學習過程,神的話就像藏在地裡的寶藏,當我們越願意付代價去思想和鑽研,便越能發掘出更多寶貴的真理亮光和屬靈教訓。雖然《聖經》是有限的文字記載,但當中的真理信息和教導卻是無限,且對不同時代的人都帶來效用。
「祢的法度奇妙,所以我一心謹守。祢的言語一解開,就發出亮光,使愚人通達。」〈詩119:129-130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