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看哪、我的僕人、我所揀選、所親愛、心裡所喜悅的、我要將我的靈賜給他、他必將公理傳給外邦。他不爭競、不喧嚷,街上也沒有人聽見他的聲音。壓傷的蘆葦、他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、他不吹滅,等他施行公理、叫公理得勝,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。」〈太12:18-21〉
當思想理想的事奉,我們都知道應該追求討神喜悦的事奉,但到底當如何追求呢?我們固然可以學習很多神僕或聖經先賢的榜樣,其中最應該效法的就是主自己,主耶穌在世短短的人生中流露出美好的事奉。從上述一段經文提到主耶穌是僕人的身份,神將公理傳揚的重任交託給主,雖然主帶著神的使命,但祂不單沒有自吹自擂,相反以謙卑的生命來完成神的託付。相比之下,在今天充滿競爭的世界裡,爭競的意識形態有時也會入侵信徒的事奉,這種屬肉體的生命也曾主導昔日的哥林多教會,他們紛亂的局面背後之主因就是驕傲,他們高舉人,有些說是屬乎保羅、有些說屬亞波羅、有些更說是屬乎主耶穌,這些說法背後就是要突顯自己的優越感,骨子裡更充滿了各樣的狂傲和自誇,其實爭競的事奉必然生出讒毀、背後說人、侮慢人等不合神心意的惡事,這樣糟糕的生命如何可以完成神的託付呢?主耶穌作為神的僕人,祂不爭競、不喧嚷,街上也沒有聽見祂的聲音,祂甚至要求祂治好的病人不要為祂傳名,這種自我隱藏的生命相比現今世代凡事要「出位」的領袖,形成強烈的對比,願我們都能學習主的謙卑和隱藏。
主的事奉不單以人為中心,祂更顧念那些有需要的人,想想那個被鬼「壓傷」的格拉森人、或那位如將殘燈火的痳瘋病人,主耶穌都動了慈心,主動尋找和憐憫、醫治和安慰,「我肯,你潔淨了吧!」這種愛人的事奉,相信是最能討神喜悅,「壓傷的蘆葦、祂不折斷,將殘的燈火、祂不吹滅」,不論有崗位的事奉或是沒有崗位的事奉,但願我們都懷有此愛人的心腸來事奉。
我們的主不單有憐憫和慈愛,祂更施行公理,也叫公理得勝。按此,我們事奉主的人也必須明白聖經,對真理絕不應含糊,例如:我們對罪人應滿有憐恤,但我們應恨惡罪惡,若罪人真心悔改,不論他們過去如何可惡可恨,我們都應接納,但我們要保守教會聖潔,就凡事以真理為重,更須站在真理的道上。為此,我們需要努力追求,最基本,事奉人員應該有穩定的靈修生活,常常親近主,我們的事奉才會得神喜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