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指引:2020/07/12 太6章16至34節

太6章16至34節

16至18節,主論到禁食,禁食的意義是叫人專心與神交通,因此,人為了專心,連飯都不吃,但這是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,並不應表現給人看。但主指出那些假冒為善的人,卻故意表現出愁容,為叫人看得出他們是禁食。當時的猶太教主張每週禁食兩次,他們以禁食為虔誠宗教的表現。然而,主再次指出他們已經從人那裡得到「稱讚」為賞賜,但神卻知道他們禁食的機動不正,故不會記念他們。主教導門徒,禁食的時候,不要讓人看得出是在禁食,與禱告的原則一樣,只求天父察看,人為了專心禱告而禁食,這是神所喜悅的,也必然記念。

19至23節,論到財寶,主教訓門徒要明白什麼是有永恆的價值,地上的財寶是世人所追求切慕的東西,但主勸人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,「蟲子咬、能銹壞和賊來偷」都是表明這些東西的無定性和不能存到永遠。惟有積攢財寶在天上,就是人若作神記念的事,那果效存留在天上,絕不會失去價值。現代的信徒常說看事物要平衡,主說我們要留意我們的心在那裡,我們到底緊張積攢地上的財寶或要得天父的賞賜呢!平衡生活應從主的角度看。我們也知道若我們的眼睛出了問題,後果將會十分嚴重,主指出我們眼睛若昏花,是指我們人生追求的方向錯了,看不見屬天的財寶,失去了屬靈的看見,便如同瞎子一樣過活。「那黑暗是何等大呢!」明顯結局是十分可悲。

24節,當想到地上和天上的財寶,或許有些人會想兩者兼得,但主在這裡清楚指出,人若要同時愛神又愛財利,就如同事奉兩個主人,這是不可能的事。使徒約翰深明主的意思,所以也說:「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。人若愛世界,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(約壹2:15)。」

25至30節,本段以「所以」開始,我們既明白上文「愛神事主」為最重,我們便應有以下的生活態度:「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,喝甚麼;為身體憂慮穿甚麼。」主沒有說我們不要關心生活的需用,正如主教導我們禱告說:「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(太6:11)。」主再次要我們思想什麼是最重要,主用了生命比較飲食、身體比較衣裳來引導我們思想,結果是何等顯而易見。然而,人可能會問,那麼我們是否應該為生命和身體憂慮呢?但主也沒有這個意思,祂隨著便叫我們思想生命是誰在掌管。祂用了自然界的的現象來解釋,天父既然將生命和身體賜給人,那祂一定會養活我們。相比之下,天上的飛鳥價值遠遠低於人類,牠們維生的能力也遠遠不及人類,人可以種、可以收、可以積穀防饑,但鳥兒可以說是「餐搵餐食餐餐清」,但天父尚且養活牠們,主提醒何況我們呢!飛鳥與天父只不過是被造物與創造主的關係,而我們卻是按照神照形象所造的人,天父甚至愛我們到一個地步,連獨生愛子都賜給我們,難道祂還不會供應我們的需用嗎?我們的眼光豈不應當從人的需要,轉向仰望神的大能嗎!回頭看人類,又有誰人可以用思慮使壽數多加一刻或使身量多加一肘呢?我們都知道思慮帶來負面的影響,卻又不能叫人解決生命的問題,那又何必憂慮呢?主從飛鳥轉以花草為例,主問何必為衣裳憂慮呢?想想野地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,故然花瓣在顯微鏡下比人造的纖維更顯美麗,但更重要是野地的花兒是神叫它在自然界中長起來,縱使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,工匠和物資都是上上之選,但人手所造的衣裳又豈能與神所栽種的花兒相比。不信的人是不會有這個看見,但作為信徒,我們既信神掌控大自然,但卻為自己的衣裳而憂慮,這豈不是小信麼!主指出野地的草,在人眼中看來更是不值一看,草的生命週期是何等的短暫,甚至隨時被人丟在爐裡燒。雖然草看似沒有什麼價值,但神還給它這樣的妝飾,這妝飾豈不是上文所提的百合花麼!相比之下,在人看為卑賤的草,神卻以百合花為它的妝飾,「何況你們呢!」我們作為屬神的子民,祂豈不更看顧我們嗎。

31至34節,本段第二次用類似的提醒「所以,不要憂慮說」,既然神是有大能的主,我們又是屬祂的,我們實在不要憂慮生活上的供應,「吃甚麼?喝甚麼?穿甚麼」都是不信的外邦人所求的,他們求是正常的,因為他們沒有神可以依靠,但神是我們的天父,作為神的兒女,我們豈不應該相信神會顧念我們嗎?正如主耶穌教導主禱文之前的教導「你們不可效法他們,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,你們所需用的,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。(太6:8)」倘若我們相信天父是知道的,便應學習不要憂慮。然而,主教訓的目的不停於此,主指出我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,這是要我們服在神的權柄之下,尊神為主為王;又要按神的心意而活。「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」這句話不是說為了生活的供應而求神國神義,這話乃是叫我們不應憂慮,只要我們行當行的事,過神喜悅的生活,我們的需用,神必定會為我們預備。本段第三次用類似的提醒「所以,不要為明天憂慮」,可見主耶穌是何等關心我們會因為生活而憂慮,因為憂慮而失去了追求神,這是何等不值得。再者,主叫我們不要為明天憂慮,原因是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,從語氣上我們感受到主認為明天的難處不會失去,但不要將明天的憂慮變成今天的重擔,一方面今天已有的難處,今天面對就夠了,何必背負兩天或更多的重擔呢!正如主教禱告也是這樣說:「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(太6:11)。」這是信心,也是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