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指引:2023/07/16 路24章13至29節

13至16節,馬忤斯路上兩個門徒當時的信心情況非常危險.可以說,差一點就被撒但「篩」去了。主耶穌復活,第一件事要做的,就是忙於將險些被撒但篩去的人,一個一個的領回來。經文指出,「正當那日」,就是主復活的同一日.我們在上文已經解釋過,聖經記載大部份主復活向門徒顯現的事蹟,都是發生在這一日之內。那天他們還未出門,起程回以馬忤斯之前,先發生幾件事:第一,早上天還黑的時候,婦女們就一同到墳墓裡去要膏耶穌;第二,不久又看見抹大拉的馬利亞從墳墓裡趕回來,大喊大叫,耶穌的屍體不見了,請弟兄們立即幫忙,去看毎究竟.於是彼得和約翰就一同跑去;第三,不久他們又見到婦女們回來,十分驚奇地報告,說看見了天使.天使指出耶穌已經復活了;第四,跟著又見彼得和約翰回來報告說,他們進到墳墓裡調查過了,耶穌的屍體確實不見了,只是從來沒有人見過耶穌。聽到這些報告之後,這兩個門徒就決定出門,回以馬忤斯去了.其實,如果他們再等一些時間,抹大拉馬利亞就會回來,報告他親眼看見主復活了.可惜,這兩個門徒不肯留耶路撒冷多一點時間。兩個門徒決定離開耶路撒冷,不再等候調查清楚,到底主耶穌有沒有復活。因為他們要走二十五里路,即約八英哩,或十一公哩,才到達以馬忤斯.計算一下,他們認為已經太遲了.若不及早離耶路撒冷,可能抵達目的地之時,會進入黑夜,這樣,走路就會很危險。其實如果不是因為安息日猶太人不准人走超過一里的路程,他們早在昨天可能已經離開耶路撒冷了。到底他們趕著離開耶路撒冷,有甚麼重要的事情要辦呢?我們不知道,但從他們後來又連夜趕回耶路撒冷,去向其他門徒報導耶穌復活的消息看來,他們下以馬忤斯要辦的事,是可以不辦,或暫時擱置的。可惜,他們就是以地上的事,重要過主復活的事。雖然他們看主復活的事為「輕」,主卻看挽回他們為「重」.因為主陪他們走了二十五里,直走到太陽平西.用了最長的時間,花了最多工夫、給他們講解差不多整本《舊約聖經》,為要用真理來堅固他們的信心。其實,主向他們顯現,大可以立即表明身份,叫他們猛然發現,原來主復活了,何必花差不多一整天時間來給他們講解聖經呢?但主認為,用「真理」來挽回他們,勝過用「神蹟奇事」來叫他們明白,所以不惜花工夫來堅固他們。這兩個門徒原是「無名小子」,其中一個名叫革流巴,這名字在《聖經》中只出現過一次而已;另一個連名字也沒有記載,可見二人都是「無名小子」而已。但是,主不分「小子」或「大人」,都記掛在心上,而且以第一時間來挽救他們。這真是「好牧人」的榜樣,叫我們十分佩服。他們彼此「談論相問」,意思是這個「問」那個,那個「問」這個,大家都找不到答案,但他們就感到彼此很同心,所以一同下以馬忤斯。可能初時,其中一個在門徒,找到一個信仰比較剛強的同伴,他聽見這個門徒懷疑主,就勸勉他不要這樣想,應該留在耶路撒冷,等候調查清楚.他就認為這個人「不同心」,不再與他談論。及至遇見一個也像他一樣懷疑的同伴,二人「談論相問」,就感到很投契了。這一點告訴我們,我們真要小心,因為軟弱的人總以為找到像自己一樣軟弱的人,才能同心;遇到比自己剛強的人,就以為難與他同心了。這時,主耶穌就近他們,與他們同行.但他們的「眼睛卻迷糊」,認不出是主。《馬可福音》解釋是「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」(可16:12),可能這是這兩個人的觀感,認為自己與耶穌走了二十五里路,沒有理由認不出主的,所以主耶穌一定是「變了形像」。也許主耶穌真是稍為「變了形象」,為要看看他們能否恢復信心。這一點又告訴我們,主耶穌曾經向不少軟弱的人顯現,或用甚麼奇異恩典來扶助他們,只是他們始終不肯信,主耶穌就放棄他們,事後他們也完全不知道主曾經向他們顯現。但這兩個門徒在路上一面聽主耶穌講解《聖經》,一面感到心中「火熱」,他們的信心就漸漸恢服,能以領會屬靈的事,主才突然消失,好讓他們發現是主,證實主復活了。請看,主向他們顯現好幾小時,但他們發覺是主的時間卻不到一秒鐘,因為之前還未恢復屬靈的領悟力,所以不認識主。

17至19節,耶穌向他們顯現之時問他們,說:「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甚麼事呢?」他們就「站住,臉上帶著愁容」,意思是很鄭重其事地回答耶穌。他們這樣鄭重地回答耶穌,表明他們雖然離開耶路撒冷,內心還是為耶穌被殺的事感到難過。就是為這麼一點點表現,主認為他們還有得救的機會。當時革流巴反過來,用相當神氣的語調反問耶穌說:「你在耶路撒冷作客,還不知道這幾天在那裡所出的事麼?」意思是,這麼轟動耶路撒冷的大事,任何一個上去過節的人都知道了,你竟然不知道嗎?主耶穌請教他們,說:「甚麼事呢?」他們就向主覆述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事。他們覆述的內容,可以分為如下五點:第一點,他們說:「就是拿撒勒人耶穌的事.他是個先知,在神和眾百姓面前,說話行事都有大能。」這句話,代表他們對耶穌認識的深度。他們稱主為「拿撒勒人耶穌」.這樣的稱呼,原是不大尊敬主的.因為拿撒勒原是最貧窮的小城,一般人都認為這小城沒有甚麼出色。從前拿但業一聽到拿撒勒,第一個反應就說:「拿撒勒還能出甚麼好的麼?」(約1:46)再者,他們以十分肯定的語氣說耶穌是個「先知」.這一點,主耶穌曾問及十二使徒:「人說我人子是誰?」當時十二使徒都覆述,許多人都認為耶穌是「先知」。(太16:14)現在這兩個門徒肯定耶穌是「先知」,意思是,他們被眾人的意見影響他們,多過主耶穌影響他們.這實在是不應該的。不過,他們也承認耶穌這個「先知」,「說話行事都有大能」,意思是,感受過耶穌講道的能力,是所有文士都比不上的(太7:29);兵丁也因為他講道有大能,而不敢捉拿他(約7:46).主行事也有大能,因為主只說一句話,更大更難的事就成就了,從來沒有人像他。但這些觀察,只叫這兩個門徒,肯定耶穌是個「先知」而已。但主曾見證,連施洗約翰也「比先知大多了」(太11:9),施洗約翰卻見證耶穌「能力比我更大,我就是給他提鞋也不配。」(太3:11)如此說來,主又怎會是一個「先知」這麼簡單呢?可見,他們實在是「無知」。

20至24節,第二點,他們說:「…祭司長和我們的官府,竟把他解去定了死罪,釘在十字架上。」這句話所表達的,只不過是外表的事實.他們卻不加上自己公正的評論,維護耶穌,指出耶穌是無辜的,公會這樣是不對的,也是不合法的。可能他們懼怕與公會作對,所以只站在「中間立場」來說出事實。第三點,他們說:「但我們素來所盼望要贖以色列民的就是他。」這是他們惟一對主表示有少許信心的話,認為主是要來「贖以色列民」的。但是,主若來贖以色列民,主就是「救贖主」,亦即是「基督」了,何故不說主是「基督」,而說主是「先知」呢?當時以色列人上上下下,人人都盼望「基督」來救贖以色列民;革流巴雖然也認為耶穌是來救贖以色列人,卻不肯直接承認耶穌是「基督」。因為他還不明白,「基督」怎麼會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呢?第四點:「…這事成就,現在已經三天了。……我們中間有幾個婦女使我們驚奇,他們清早到了墳墓那裡,不見他的身體.就回來告訴我們說,看見了天使顯現,說他活了。」革流巴所覆述婦女們到墓去,看見天使的見證,但他不相信這些婦女的見證,只表示「驚奇」而已。他們若肯稍微相信婦女們的見證,就不會這麼快就離開耶路撒冷了。第五點:「…又有我們的幾個人,往墳墓那裡去,所遇見的,正如婦女們所說的,只是沒有看見他。」他們覆述彼得和約翰的見證。可見,彼得和約翰從墳墓裡回來作的報告,只證實墳墓是空的;他們聽婦女們的報告,也證實墳墓是空的.他們認為,這一點就吻合了;但婦女們說看見天使,說耶穌復活了,這一點就未能吻合彼得和約翰的見證,所以認為不可信。這一點我們不能不埋怨彼得和約翰二人,正因為他們這樣回報,嚴重地影響這兩個門徒的信心,叫他們灰心,才決定離開耶路撒冷的。這兩個門徒跌倒,彼得和約翰應負一部份責任。當然革流巴二人也有責任,因為婦女們見證看見天使這一點還沒有證實是假的,事情還在「懸疑」階段,他們就不應該在這樣的時刻離開耶路撒冷。

25至27節,耶穌聽了革流巴的話,就不客氣了.直接指摘他們說:「無知的人哪!」因為他們只知道一大堆自己找不到答案的「問題」,又不肯耐心求證,就懷疑起來。還好,他們有一顆肯受教的心,聽到主耶穌責備他們「無知」,並沒有反感,反而願意虛心聆聽.這就是他們恢復信心,第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了。主不反駁他們上述五點意見,卻直接指出他們對「先知所說的一切話……信得太遲鈍。」《聖經》的預言這麼清楚地應驗了,這是最有力的證據,為甚麼你們連一點也想不起來呢?耶穌是不是基督,最重要的關鍵是《聖經》怎樣預言,事情怎樣應驗,這些才為最有力的證據,你們為甚麼不肯查考《聖經》呢?主又說:「基督這樣受害,又進入他的榮耀,豈不是應當的麼?」兩個門徒認為耶穌是「先知」,但主耶穌指出他們所認為「先知」的耶穌,其實是「基督」,因為只有「基督」才是被神差來「贖以色列民」的。再者,眾先知預言的「巨大重心」,就是「基督必須先受害,然後進入他的榮耀」,這就是神的計劃,任何讀《聖經》的人都應該知道。祭司長和公會,就是忽略了這個預言的「巨大重心」,所以才不知道自己所釘在十字架的,就是基督。因此,當時猶太人不肯信主,就是忽略這最重要的關鍵。這個重要關鍵,主耶穌曾經講過計多次,只是這兩個門徒「信得太遲純」,連一點也沒有想起來。其實「基督必須先受害,又進入他的榮耀」,這一點在《舊約聖經》中,可以找到非常多證據.例如:神在審判蛇的時候,曾說:「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為仇;你的後裔和女人的後裔也彼此為仇。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;你要傷他的腳跟。」(創3:15)約瑟是耶穌基督的「預表」,但約瑟先被他的兄弟賣下埃及,然後才從獄中被提拔出來,升為全國的宰相,拯救萬人和他父的全家。耶穌基督也是被他的「兄弟」出賣,但主復活升天,拯救教會和以色列全家進入新天新地的榮耀裡。以色列人出埃及,逾越節的羊羔必須先被殺,然後殺長子的天使才能殺死法老王和全埃及所有長子,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。耶穌就是「逾越節被殺的羊羔」(林前5:7)耶穌基督在家譜中,被稱為「亞伯拉罕的後裔,大衞的子孫」(「後裔」和「子孫」,原文都是「兒子」。參太1:1),這句話暗示主耶穌分兩次到世上來;第一次,像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一樣,被獻為祭.預表主耶穌被釘十字架;第二次來,像大衞的兒子所羅門一樣,作王統治全世界.預表主耶穌到末世時,駕雲降臨,拯救以色列人,然後主要在耶路撒冷作王。這也是顯出基督先受苦,然後進入榮耀。《詩篇》二十二篇的前半部,預言基督先被人釘十字架,後半部才預言基督作王,備受萬民讚美。這也是基督先受苦,然後進入榮耀。有「舊約最奇妙篇章」之稱的《以賽亞書》五十三章,前半部預言基督因為擔當我們的罪而受刑罰,像羊被牽到宰殺之地;後半部卻預言基督因看見自己勞苦的功效,便心滿意足。有「舊約第二奇妙篇章」之稱的《但以理書》第九章,在論及「七十個七的奧秘」之時,也預言過了六十九個七之後,「受膏君」(基督)一出現,就立即被剪除(指基督被釘十字架)。以後,等到七十個七都完了,這位「受膏君」就被膏為「至聖者」(指基督駕雲降臨,在耶路撒冷作王)。這也是顯出,基督先受苦,然後進入榮耀。除了以上例子之外,《聖經》還有許多許多例子,不勝枚舉。主耶穌很細心,「從摩西和眾先知起,凡經上所指著自己的話,都給他們講解明白了。」幸好,兩個門徒曾經讀過不少《聖經》,所以用不著拿《聖經》出來對證,也能明白主所說的話。這一點也是他們恢復得救信心的重要關鍵。

28至29節,將近目的地了,耶穌「好像還要往前行」,意思是故意的,要看兩個門徒的反應如何。「用愛心接待客旅」在古時是極其重要的美德。亞伯拉罕用愛心接待客旅。沒有接待主的行動,就如這兩個門徒沒有強留主同住一樣,結果永遠不會知道,原來主向他們顯現;他們也不會真的相信耶穌復活了,也不會反回耶路撒冷告報,當然也不會得救……。日後他們回想,只記得在路上曾經遇上一個「陌生人」,向他們分享過一些很動聽人的道理而已。正因為他們聽主耶穌講解《聖經》,越聽越火熱,越受感動,所以他們才同意自己真是「無知」;也發現自己過往信主,真是「信得太遲鈍」……。最後他們「強留」耶穌與他們一同住下,不是主耶穌「強求」他們收留他。凡真心信主的人都須要主動請主進入自己心中,不應該感到教會勉強他決志,或勉強他繼續返教會聚會。凡沒有真正發現福音的寶貴的,都不會主動請主進入自己心中;因此,真心信福音必須是出於強烈的羨慕。他們對主說:「時候晚了,日頭巳經平西了,請你同我們住下吧。」耶穌就進去,要同他們「住下」。兩個門徒請主一同住下,以為是「接待客旅」,其實主不是「客旅」,乃是「主」。所以主一住下,就不客氣了,主要在他們中間作「主」。

(以上內容主要撮要自主光哥所著《路加福音研經亮光》,詳細研經內容請參閱弟兄著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