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會現正推動大家閱讀〈創世記〉,願大家都能享受讀經的「味道」。論到感受讀經的「味道」,大家屬於哪一類型呢?
第一類「信徒」表面維持出席教會聚會,也自稱是「真心」信主的,但對聖經完全提不起興趣,終日流連別樣的資訊娛樂,卻懶得翻閱聖經。筆者相信,這些「信徒」最需要的不是讀聖經,而是弄清自己和神是否真的有關係,即是否真的已經得救。試想想,重生得救的人,又怎會完全不渴慕靈奶呢?(參〈彼前2:2〉)
第二類信徒曾經有不錯的追求,也曾有讀經生活。然而,日子久了,不知是因貪愛世界或是被別樣事物吸引,對讀聖經產生了「厭食症」,表面上也知道「食物」(讀經)重要,故還是勉強自己讀經,但食不知味。甚或教會推動〈創世記〉讀經,也會報名參加,但個人追求讀經的動力不足。在這些推動過後,讀經生活也乏力再維持。這些肢體需要的,是找出「厭食症(乏力讀經)」的根源,將其治好。相信每位肢體的情況不盡相同,但估計多是愛了世界和世界上的事,便對讀經閒懶起來。這些肢體需要為自己守望,沒有神話語的持續供應,屬靈生命必然漸變「瘦弱」,更不可能在讀經時「食出味道」來。
第三類情況是「偏食」。有些信徒信主許多年(可能達數十年之久),讀經也沒有停止,也喜愛「讀經」,但讀完整本聖經的次數與其信主年日並不匹配,甚或從來沒有將聖經讀完一次。原因很簡單,他們「揀飲擇食」,只讀自己喜歡的經卷,如福音書、詩篇等。對一些難讀的經卷(如啟示錄、大小先知書、律法書等),則可免則免,可避則避。這樣的追求,對真理難免只有片面的認識。人因偏食引致「營養不均衡」,終必「百病叢生」,這是眾所周知的;屬靈的追求何嘗不是這樣呢!正如〈希伯來書〉的作者提醒我們:「看你們學習的工夫,本該作師傅,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,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、不能吃乾糧的人。凡只能吃奶的,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,因為他是嬰孩;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,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,就能分辨好歹了。」〈來5:12-14〉面對現今世代邪惡,整全的真理裝備至為重要。願「揀飲擇食」的肢體在屬靈的追求上能全面發奮,不要再作「嬰孩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