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指引:2023/08/20 民9至10章

9章1至5節,本段經文同樣是發生在統計民數之前,即以色列人出埃及地以後的第二年正月。正月十四日黃昏的時候是逾越節,然後,按利未記23章5至6節,正月十五日便是無酵節,以色列人要吃無酵餅七日,連續這八天便是以色列人慶祝出埃及的重要節期,為的是記念神大能的拯救。其實人都是容易忘恩的,所以,不論以色列人或新約的信徒,神都提醒我們要記念祂的恩典。今天我們不用守逾越節,但主耶穌同樣吩咐我們要擘餅記念祂的救贖,惟願我們得救的信徒沒有人輕看記念主的聚會。

9章6至14節,有幾個人因死屍而不潔淨,按律法規定,他們要不潔淨七天,因此,不能守逾越節。但他們質疑為何因此便不能在逾越節獻供物給神。看來他們是對神有感恩的心,為此,摩西也不立即判斷,而是要他們暫且等候,然後他去求問神。今天信徒因事不能出席擘餅聚會,不知道會否像這幾個人那樣,極力爭取出席記念主的聚會呢?神回應摩西,倘若有人因死屍而不潔淨,或在遠方行路,還是要向神守逾越節,但在日期上可順延一個月至2月14日黃昏的時候守逾越節,神的心意是叫人不可不記念祂的救贖。如出埃及記12章所記,以色列人要用「無酵餅與苦菜」,無酵餅預表吃的人願意脫離罪惡,苦菜是叫人想到罪惡帶來的苦。「一點不可留到早晨」預表人信基督必須是完全接受,我們不可選擇性接受基督。「羊羔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」叫人想到約翰福音19章36節記載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情景,就是「這些事成了,為要應驗經上的話說:祂的骨頭一根也不可折斷。」所以,逾越節的羔羊就是預表主耶穌。以色列人必須要照逾越節的一切律例而守。甚或那潔淨而不行路的人,若推辭不守逾越節,那人要從民中剪除,因為他在所定的日期不獻耶和華的供物,應該擔當他的罪。由此可見,神是何等重視以色列守逾越節,蒙祂救贖的人,不論古今,也應當如此行,為的是記念祂(參路22:19)。「外人」是指寄居在以色列中間而受了割禮的外邦人(參出12:43-50),「同歸一例」指這些外人也當遵守逾越節的定例。

9章15至23節,「立起帳幕的那日」是指出埃及記40章的情景,其中所說日間的雲彩和夜間的雲中有火,也是指以色列人從出埃及時,那日間的雲柱和夜間的火柱。「有雲彩遮蓋帳幕,就是法櫃的帳幕」,這表示神願意臨到他們那裡,「雲彩幾時從帳幕收上去,以色列人就幾時起行;雲彩在哪裡停住,以色列人就在那裡安營。」雲彩既代表著神的臨在帶領,以色列人也願遵從神的引導,雲彩若停留,無論是兩天、是一月、是一年,以色列人就住營不起行,但雲彩收上去,他們就起行。這個引領方式十分清楚,沒有半點含糊,他們的路程和時間都由神引導。不單日間有神的雲彩在帳幕以上,就連夜間,神讓雲中有火,顯出光芒,叫百姓知道神在黑夜中仍然同在。今天很多信徒都想尋求神的旨意,目的是希望知道或左或右,又或有不少信徒只願神「立時」的引導前行,當神要我們等候,我們便忍耐不住,硬要自行出發。其實最重要的尋求不是目的地,而是有神與我們同行、有祂同在,我們只要跟從祂的引導。

10章1至10節,在曠野要引領龐大的以色列百姓,當時除了雲柱和火柱,神要摩西用銀子做了兩枝號筒,讓百姓不單看見神的引導,也可聽到神藉摩西的號令和召集。第3節「吹這號的時候」中的「號」在英文譯本是眾數,即同吹兩枝號時,百姓到要聚集在會幕門口;若單吹一枝,眾首領便要到摩西那裡。除了吹號次數,若吹出「大聲」也代表不同方向安營的百姓要起行的指令。負責吹號的是作祭司的亞倫子孫,「你們在自己的地…打仗」,就是將來在應許之地爭戰,也是要用號吹出大聲,不單是號令百姓,更是有神的應許。還有在快樂的日子和節期並月朔、獻祭等,也要吹號,目的是在神面前作為記念。神的百姓要敏感號筒的聲音,我們今天也要熟識神的話語,祂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、路上的光,明白神的旨意,我們才能知進退、定左右。

10章11至28節,第二年二月二十日,就是以色列人在西乃曠野停留約一年後,全民整裝向迦南地出發。在本段至第14章,記載他們前往加低斯巴尼亞及窺探迦南的事蹟,這段也正是影響他們往後在曠野飄流幾十年的關鍵歷史。起初出發時,以色列百姓遵照神所吩咐前行,就是民數記前些章節所記,各支派按既定次序而行,包括猶大營三支派先行,然後是,革順的子孫和米拉利的子孫抬著拆卸的帳幕前行,跟著就是南邊的流便營三支派,然後是哥轄哥轄人抬著聖物先往前行,在他們未到以前,抬帳幕的已經把帳幕支好。跟著在後的是西邊的以法蓮營三支派和北邊的但營三支派依次前行。從上次嚴謹的前行次序,他們全民如同訓練有素的大軍列陣前行一般。

10章29至32節,本段記載摩西邀請他岳父的兒子何巴一同前往迦南地,他的岳父葉忒羅曾獻議摩西如何有效管理百姓。但何巴拒絕說:「我不去,我要回本地本族那裡去。」但摩西仍懇請何巴同去及解釋說:「求你不要離開我們,因為你知道我們要在曠野安營,你可以當作我們的眼目。」所謂「眼目」相信是指在遼闊的曠野,何巴能幫助以色列尋找水源及一些生存的方法,因為何巴是米甸人,米甸人是住在迦南周邊沙漠地帶,故何巴應熟悉那帶地方。本段經文沒有記載何巴最後有否與摩西同去,但在士師記1章16節,記載摩西的內兄(即岳父的兒子)的子孫與猶大人一同離了棕樹城,往亞拉得以南的猶大曠野去,就住在民中,由此推想,相信何巴最後還是應允了摩西所求。

10章33至36節,雖然摩西請何巴作「眼」,但行在百姓前頭的,卻是耶和華的約櫃,為百姓尋找安歇的地方。當他們拔營往前行,日間有耶和華的雲彩在他們以上,作為鮮明的引導。此時在摩西的心裡,必然認為百姓進入迦南之路不遠,與當地居民爭戰的日子將近。因此,約櫃往前行的時候,摩西就禱告說:“耶和華啊,求你興起!願你的仇敵四散,願恨你的人從你面前逃跑。”誠然,若不是因為以色列民的不信,入迦南真的是指日可待。本段以摩西求神同在作結,從中看到摩西的興奮和祈盼,由此卻更突顯出往幾章經文中,因以色列民不信所帶來的可悲和歎惜。